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0755-2832 4235
一、融合学科知识 课程目标生活化
丰富生活经验,融合学科知识
研学旅行内容的选择,要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和课堂知识基础,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系统设计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在生活中开阔眼界,增长生活知识,丰富生活经验。通过思考和探究,将研学体验融合到学科知识中去,加强相关科目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使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生活知识等有机融合在一起。
提升综合素质,学会生存生活
我们在确立课程目标时,要兼顾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能力目标,不能仅拘泥于提升课堂所学知识,而要做到对学校教育的突破与超越,在研学过程中增强学生探究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意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研学课程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和需要出发,使之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追求,使他们在探究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二、主题开放生成 课程内容生活化
坚持因地制宜,课程开放生成
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首先要面向中小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等,因地制宜设计研学旅行课程,“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其次要考量学生身心特征和知识基础,尽可能地组织多样化、生动性强的研学课程,利于调动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根据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结合校情、生情,积极“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课程源于社会,以生活为中心
研学旅行以世界为课堂,以“生活”为中心的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使他们能够“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研学课程回归生活世界,延展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在研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关于社会和自然的直接、真实的体验。
三、教学做合一 课程评价生活化
在生活中教学,教学做合一
研学旅行课程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自然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将教师和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炼主题,激发学生的情感、思考力和想象力,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双手和头脑,引导他们在研学过程中观察、讨论、交流、思考,在“做”中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印证,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体会到课堂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水平等进行自主学习,和同学合作探究自然和社会知识,把自己在“做”中所体验到的知识和老师讲授的内容结合起来,并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丰富并巩固课堂知识,在自己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生活能力。
在过程中评价,以体验为核心
研学评价方式上,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价,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在研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评价内容上,要以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体验为核心,评价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体验、对研学与学科知识融合的体验、对师生关系的体验、对个人与团体协作的体验等等,着重关注他们在研学过程中所获得的开拓视野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联系我们。)
上一篇:研学从粗放发展走向精细融合
下一篇:研学旅行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