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要高质量开展研学旅行,就应抓住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特点,运用政府、学校、社会和旅游企业等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正打造“行走的课堂”,让学生在世界这本大书面前发现万丈光芒。
一、抓住集体性特点,强化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组织的教育性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一般是以学校为单位(也有少数是其他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强调其集体性特点,既保证活动有序,也保障学生安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对其集体性教育价值认识不足、功能发挥不够等问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集体生活可以使学生获得道德体验,培养高尚的品质,青少年时期的参观旅游活动为确立学生之间的集体主义相互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本质上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活动。学校要重视按时段、按任务组织学生形成研学旅行小组,如主题学习小组、生活小组、宿舍小组等。在脱离原来封闭的校园和班级环境下,这种新的共同体在主题旅行、集中食宿、任务探究中能够迅速让学生彼此间产生更多的交往互动和归属认同,具有很强的集体教育功能。学校要抓住这种开放环境下的集体活动特点,以任务为驱动,辅之以激励措施,实现学生间情感上的沟通、生活上的协助、纪律上的约束、行动上的支持、认识上的统一,促进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集体性活动,使学生从封闭的自我走向开放的集体和社会,加速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抓住主体性特点,提高中小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主动性
大多数学校的研学旅行活动方案都是由学校教师直接设计、制定的,学生参与不多,意思表达不够。然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不同于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它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自主性越强,研学旅行的效果越好。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校要在以下三个环节切实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研学旅行开始前,学校要根据课程目标和育人任务,向学生说明情况,征求意见,尽可能吸收学生的合理建议,甚至可直接吸收一些学生参与方案制定;当研学旅行开始时,学校要指导学生组建活动小组,把学校的计划分解为小组团队方案,通过小组让活动内容、任务、措施、规则更明确,成为每个成员认可并乐意参与的活动;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学校尽量少干预、多鼓励,促进学生大胆探索、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团队协商、集体决策。
总之,对于研学旅行活动,学校要大胆放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吸引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思考,甚至允许失败。只有当学生主动去进行意义的建构,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去全身心探索,研学旅行的实施才真正有效。
三、抓住开放性特点,提高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内容的适应性
虽然研学旅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性课程,但学生的旅行观察与体验是开放的,研学内容也是开放的。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就是要鼓励学生超越教材、教室和学校的局限,向生活世界延伸,从而密切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种开放性?
研学旅行涉及旅行知识的专业设计以及与学校课程教学的融合等问题。比如,在一些学校的研学旅行活动中,很多景点的教学讲解主要由导游完成。如果不作区别,面向成人旅游群体的解说词与教育教学目标取向不同,并不太适合学生学习。
为防止“有游无学”现象的出现,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情况,选择能够与该年级学习相关联的旅游线路或景点,或者与旅游企业共同开发符合国家课程标准且适合该学期教材内容的研学旅行主题活动方案,促进研学旅行活动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带着课本去旅行”是推进研学旅行内容适应性的一种探索,这不是将教材和教学简单搬家,而是为了聚焦教学目标内容,更好地适应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
四、抓住探究性特点,提高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科研性
当前,不少学校研学旅行存在着“游而无研”的现象。除了研学旅行时间短、参观内容多、现场条件不足等客观原因外,还因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内涵了解不够、研究方法掌握不够,学校过程组织不科学、教师指导要求不到位等。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活动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借助生活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运用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其全过程都应蕴含着探究性要求。促进学生开展有研究指向的活动,有以下几方面具体要求。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小组从研学旅行资源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观察、记录和思考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甄别、整合,提出假设,形成合理方案;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小组学习运用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对相关资源进行综合、评估,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探索或试误,发现新知,验证发现,小组交流、评价,反思和改进,形成最终结论。
除此之外,学校要重视对师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目标、方法、评价的提前培训,使每个人明确研学旅行过程中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学校要组织教师在研学旅行各关键环节提前设计,为学生探究和思考做好铺垫;要指导学生组建搭配合理的研学小组,引导学生做好组内合理分工。
五、抓住体验性特点,提高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服务的针对性
增强学生的体验性是研学旅行学习与书本学习的最大区别。被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亲临事物本身”“通过旅游体验,学生可以了解并探索自然本质以及人类所创造的事物的规律与特点”。研学旅行就是针对学生久居教室和埋头书本学习的现实,让学生融入自然景观、人文社会之中,拓展视野、感知自然、了解社会,激发兴趣、获得灵感,得到精神熏陶。
学校要用好不同类型的研学旅行资源,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这些资源大致分为五种类型:知识科普型包括各类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展览、动物园、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自然观赏型包括山川、江、湖、海、草原、沙漠等;实践考察型包括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基地或团队拓展基地等;励志拓展型包括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文化康乐型包括各类主题公园、演艺影视城等。
六、抓住综合性特点,提高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目标的达成度
作为一门新型的活动课程,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它不同于传统的分科课程,其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以整合中小学语文、数学、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等学科力量为基础,突破学校课堂教学及单科教学的局限,从而形成多学科融合的校外课程学习模式。因此,学校要抓住研学旅行在内容方法上的跨界和综合的特点,提高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度。
从管理上看,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以育人为目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各种教育要素有机组合的综合教育体系,是常规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涉及不同的责任主体,比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教师、研学导师、基地等。而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还涉及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方方面面。研学旅行健康运行,需要统筹学校、交通、环境、卫生等多方面的关系。因此,要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企业、家庭各司其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和社会支持体系。
(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联系我们。)
上一篇:研学旅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下一篇:研学旅行,注意这些“坑”
行走世界 游学四方 让孩子与世界同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