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认识核心素养的“观念水位”
素养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础素养,这是所有人应该具备的共同素养;二是核心素养,这是共同素养中的高级素养;三是职业素养,也就是从事具体的职业所必需的专门素养。
当然,对具体的个体来说,这三类素养必不可少,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一个人的完整的素养体系,更好地使个体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素养的组成来看,基础素养和核心素养是共性的,职业素养则因个体从事的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从面向全体的角度而言,基础素养和核心素养更值得关注。在对素养进行初步解读的基础上,作者对构成一个人素养的三大组成部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基础素养由身体素养、道德素养、智力素养、审美素养、劳动素养这五部分组成。
其实,这五个部分的素养,就是我们所说的“五育”的对象。可见,坚持“五育并举”,就是促进学生基本素养的有效举措。在我国当下的基础教育中,对学生的职业兴趣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的。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从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这三个方面分阶段实施。
2、明确培育核心素养的“两大抓手”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以说,“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培育核心素养的“两大抓手”。
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我国也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四种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现在的课堂教学,虽然也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但跟关键能力相关的往往聚焦思维能力,因为这跟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息息相关。从学生的终身成长而言,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样很重要。
一个沟通交流能力强的学生,以后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在目前的中小学评价中,因为沟通交流能力跟日常的考试分数无关,往往就被认为无关紧要。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在学生的培养上,往往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初中教师以让更多学生考上品牌高中为最高目的,而很少有人会关注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的发展状况。
同样,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尤其需要引起关注。由于中小学生的学习,都是被教师和家长牵着鼻子走的,很少有学生有着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品格指的是人品和做事方式,是个体道德素质的核心。而必备品格,指向的是人的正面人格,如公义、慈爱、无私、善良等。以提升学生价值判断的能力水平、培养自制力、涵养公德心、增强责任感这四个方面为例,作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进行了分析。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核心素养中必备品格的培养,就是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具体化。与价值判断、自制力、公德心、责任感都是非常重要的。试想,当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力,有较高的自制力,有公德心,有责任感,那么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也不需要老师和家长担心。而当这个学生走上社会后,这些优秀的品格也必然会让他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
3、找准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核心素养是改变教育现有面貌的教育变革的抓手,而着力点就是要让个性化学习成为教育的新常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很多教师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无奈地上起了网课。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在上网课的时候翻车了。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新常态的当下,对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呈现和教学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挑战。
这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网课实验,自制力强、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占了很大的优势。而那些自制力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少成为网络游戏的“俘虏”。客观地说,在今后学习资源获得越来越方便的情况下,学生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自主学习的时空,如何真正让个性化的学习落到实处,是一个很值得教育人思考的问题。
其中,帮助学生发现最佳效应点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这一点恰恰是教育界的终极目标,也是最困难的事。而调动内在动机要把握的关键要素有四个,分别是自主选择、正确看待失败、刻意练习、坚毅的性格,这恰恰是必备品格的应有之义。可见,在个性化的学习中,可以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践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把握学习的方法最为关键。这一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让学习发生在最近发展区内、明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及时反馈、保持专注。可见,教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形成这样的学习方法,提高个性化学习的效果,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很有帮助的。
( 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联系我们。)
上一篇:研学旅行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下一篇:通过研学,培养知识分子的民族理想
行走世界 游学四方 让孩子与世界同步成长